2023年新高考全国Ι文言文详解
你的位置:中恒宝达 > 领航教育 > 2023年新高考全国Ι文言文详解

2023年新高考全国Ι文言文详解

时间:2024-03-04 02:33 点击:107 次

一、作品简介中恒宝达

(一)《韩非子·难一》

“难”(nàn)是辩难,是韩非对前人成说的反驳,在文体上相当于今天的驳论文。为了深刻阐述势治学说,韩非旁征博引,搜集了不少传说、历史故事以及一些名人名言共二十八则,用对照辩驳形式分别加以分解辨析、评价论证,撰写成《难一》至《难四》四篇文章。

《难一》共九章,而试题材料一选自第四章,第四章针对“高赫无功却受到奖赏”的问题进行探讨,赵襄子奖赏得对吗?孔子赞扬赵襄子善于奖赏,对不对呢?是有功重要还是有礼重要?

(二)《孔丛子·答问》

《孔丛子》主要记叙孔子及子思、子上、子高、子顺、子鱼(即孔鲋)等人的言行,书末又附缀孔臧所著之赋和书上下两篇,而别名为《连丛》。

二、逐字逐句翻译

以各省组织部发布的定向选调生公告为例,这些公告中就会将985高校分为不同的级别。

(一)材料一

(1)原文:襄子围(被围困,无标志的被动句)于(在)晋阳中,出围中恒宝达,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受赏者中功推第一的人)。

译文: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城中,突围后,奖赏有功的人五个,高赫成为受赏的第一人。

拓展:

教材无标志的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被攻克) 而刘夙婴(被缠绕)疾病

汉代 王充 《论衡·定贤》:“高祖 得天下,赏羣臣之功, 萧何 为赏首。”

(2)原文: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高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何”即“为什么”,“也”是语气词,可翻译为“呢”)?”

译文:张孟谈说:“晋阳城的解围,高赫并没有大功,如今成为受赏的第一个人,为什么呢?

(3)原文: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指国家或朝廷)殆(危险)矣。吾群臣无有不(双重否定表示肯定)骄侮(轻慢,侮慢)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意动用法,以……为先)之。”

译文:赵襄子说:“晋阳城之事,我的国家危急,政权危险了。我的大臣们都有骄傲轻慢的我意思,只有高赫没有丧失君臣之间的礼节,因此最先奖赏他。”

拓展:

教材知识衔接《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以……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原文: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译文: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善于奖赏啊,赵襄子!奖赏一个人而天下做臣子的都不敢失礼了。”

(5)原文:或(有人)曰:仲尼不知善赏矣。

译文:有人说:孔子不懂得什么是奖赏。

(6)原文: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超越职权),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

译文:那善于赏罚的人,百官都不敢侵犯职权,群臣都不会丧失君臣礼节。君主在上设置了他的法则,而臣下在下就没有奸诈的念头。像这样,那么才可以称为是善于赏罚。

(7)原文: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掌管)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译文:赵襄子有君臣相亲的恩泽,掌握令行禁止的法则,仍然还有骄傲轻慢的臣子,这是赵襄子失去惩罚原则的缘故。做臣子的,谋事有功就赏。如今高赫仅仅是不骄傲轻慢,而赵襄子就奖赏他,这是失于奖赏。所以说:孔子不懂得什么是善于奖赏啊。

(二)材料二

(1)原文:陈人有武臣,谓子鲋曰:“韩子立法,其所以(……的原因\缘故)异夫子之论者纷(众多)如(用于语末,相当于“焉”)也。予每探(探求)其意而校(考证)其事,利记持久历远,遏(抑制)奸劝(勉励)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

译文:陈国人武臣对子鲋说:“韩非立法,他不同于夫子(孔子)的主张的原因众多。我常常探求其中的本意,考证其中的事情。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非未必错误,孔子未必正确。像韩非这样的人,也是当世的圣人。”

(2)原文: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爱兴事端;喜欢多事)而穿凿(牵强附会)者,必言经以自辅(宾语前置,辅助自己),援(引用)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群氓,平民)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请人允许自己做某事)略说一隅(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君子(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审其信(真实)否焉。”武臣曰:“诺。”

译文:子鲋说:“如今世人说高一定要称极天,说低一定要说深渊。好事(爱兴事端;喜欢多事)穿凿之人,一定说到经典来辅助自己,引用圣人来把自己当成贤人,想取得平民的信任推广他的学说。像诸子之书。其中的义理都是这样。请允许我简略说说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你审察它是不是真实。”武臣曰:“好。”

(3)原文:子鲋曰:“乃者(从前,往日)赵、韩共并(吞并)知(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氏,赵襄子之行赏(进行赏赐),先加具臣(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依据),然后难(责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宾语前置)明其然?昔我先君(指孔子)以(在)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惭愧;羞惭)意。是则(是,这样;则,那么)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因此)默口(缄口不言)于小道(礼乐政教以外的学说),塞耳(堵住耳朵,有意不听)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测量)天,植寸指以测渊,矇(遮住)大道(正确的道理)而不悟,信诬说(妄言,胡言)以疑圣,殆(大概)非所望也。”

译文:子鲋说:“从前晋国的赵氏、韩氏共同吞并了知氏,赵襄子进行赏赐的时候,先奖赏没有功劳的人臣,然后才是有功劳的大臣。韩非书上说夫子(孔子)认为赵襄子这样做好,援引作为依据,然后责难孔子,难道有不相似的地方吗?然而实际上狡诈。以什么了解这样?过去我的自己的祖先在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已经去世,到哀公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讨伐郑,遇到陈恒返回,这个时候夫子已经去世十一年了,而晋国的四卿都存在。以后悼公十四年,知氏才灭亡。这前后相距很远,而韩非陈述这件事中恒宝达,毫无惭愧之意。这样那么世界多好事之徒。这都是韩非的罪过。所以我因此对于小道缄口不言,对于诸子百家有意不听。而你竖立尺表来测量天空高度,以一寸之指而测量深渊深度,遮住正确的道理却不明悟,相信胡言怀疑圣人。这大概是韩非所希望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
服务热线
官方网站:www.tax95.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09:00-18:00)
联系我们
QQ:
邮箱:
关注公众号

Powered by 中恒宝达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 My-Web © 2013-2023 版权所有:真心相伴,不离不弃,爱心支持,一路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