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概念为核心,建构信息类文本阅读——以2024九省联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为例
你的位置:中恒宝达 > 领航教育 > 如何以概念为核心,建构信息类文本阅读——以2024九省联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为例

如何以概念为核心,建构信息类文本阅读——以2024九省联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为例

时间:2024-02-25 02:45 点击:115 次

我们应该以什么为线索中恒宝达,对文本进行梳理整合呢?

这里就要谈一谈信息类文本主要在考什么了。我认为,信息类文本核心考查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曰概念,一曰论述。这与人的认知模式相符合,人认识事物,需要收集信息,而信息的根本单位是概念,一个一个的概念,然后我们围绕这些概念,建立起相互之间的联系,就产生了论点,再围绕论点,进一步的去收集论据、组织论证,就形成了论述。

因此,信息类文本,考的两大类,概念和论述,概念是点,论述是串联点的线,所以,我们分析文本,也要以概念和论述为核心,讲文本拉起成一张思维导图,这样就可以做到全面理解不漏“点”。

这么讲难免抽象,具体怎么做呢?我以刚考完的九省联考信息类文本为例展开分析,我们先看文本。

材料一:

游牧地带是游牧生活与草原环境相互结合的产物。中国境内属于游牧地带的范围很广,除了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的西辽河流域外,几乎北纬40°以北、大兴安岭以西的草原地带也都可以成为游牧民族的家园。草原游牧地带经蒙古高原、天山南北、青藏高原一直伸向欧亚大陆的腹地,成为世界上最广远的绿色长廊。

这一段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是游牧地带,材料的第一句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核心概念也出现在这里。后面的第二、三句,分别是对核心概念的阐释和举例,在举例的过程中,材料用了“除了……以外”这样的表述方式,让学生误以为“西辽河流域”并不出现在核心概念“游牧地带”的范围之内,实则不然,因为“除了……以外”表述的是“西辽河流域”不在“北纬40°以北、大兴安岭以西的草原地带”之内,而非不是游牧地带。所以题目这样考:

A.大兴安岭处于西辽河流域与欧亚大陆的草原地带之间,导致西辽河流域不具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条件。

西辽河流域是游牧地带,具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条件。所以选项错误。

地学研究成果指出,推动畜牧业从原始农业分离出来的动力是气候变迁。距今3500~3000年欧亚大陆气候转入冷期,正是冷期的出现,使得畜牧业在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方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并在草原环境下发展为游牧方式。

这段话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在第一句的“是”后面,“气候变迁”。后面是对气候变迁推动畜牧业分离的一个阐释。这段无题,但是文中的时间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很可能会设题考。

成熟的游牧业依托的环境为广袤的草原,而它的萌生地却在农牧交错带。农耕区与畜牧区是依人类经济生活方式而划分的基本区域,介于两者之间的则为农牧交错带。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在环境上具有敏感特征,每当全球或地区出现环境波动时,气温、降水等要素的改变首先发生在自然带的边缘,这些要素又会引起植被、土壤等相应变化,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从一种自然带属性向另一种自然带属性转变。由于农、牧业生产依托的环境不同,农牧交错带的敏感特征也会影响史前人类的经济生活方式,促使人们从一种生产类型转向另一种生产类型。随着这一地区自然带属性的更移,人类首先打破原始农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原始农业基础上萌生了畜牧业,然后渐次形成独立于农耕业的畜牧业。

这段的核心概念是什么?还是在第一句中找,“农牧交错带”。(第一句一般是段落的主旨句)第二句呢?对概念的阐释。第三句呢?对用“中国北方”对概念进行举例说明,并阐释其与整个地区的作用。最后一句,回到中心论点,说“农牧交错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论述畜牧业是怎么萌芽的。这一段虽然长,但也无题。(准确的说也有题,题在作文那里呢)

萌生于原始农业的畜牧业,并不具备迁移特征,属于放养型畜牧业,游牧型畜牧业(游牧业)则晚于放养型畜牧业。只有游牧业出现,畜牧业才真正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迁移是游牧生活的基本特征,因此驯化马匹,发明控制牲畜行动、适应频繁迁徙的用具,是摆脱定居农业,迈向游牧生涯的关键。马具是推动牧人与畜群走向草原的物质依托,从人们跃上马背的那一刻起,广袤的草原就成为他们的舞台。

这一段核心在说什么?说的是游牧生活的基本特征:迁移。为什么是基本特征?因为他区别了游牧和农耕生活。为了说明迁移,在这段出现了好几个概念,分别是:原始农业、游牧型畜牧业、放养型畜牧业进行对比,学生需要搞清楚三个概念之间的先后顺序,因为题目会考:

A.从产生的时间先后来看,原始农业早于游牧型畜牧业,后者又早于放养型畜牧业。

这个选项错误,因为先出现放养型畜牧业,后出现游牧型畜牧业,这个题考的还是概念之间的比较。

全新世温暖期结束之后,气候转冷、转干的地区不只限于中国北方。目前已有研究证明,在气候变迁的大背景下,欧亚草原的人们不约而同地作出了选择:放弃原始农业,融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材料一的最后一段,是对前面段落的总结,也讲中国北方的个例推而广之到一个共性,但这里同样还是要注意先后的时间顺序,是否是先中国北方到欧亚草原呢?并不是,而是“不约而同”,因此,这个选项也是错的。

B.全新世温暖期结束后气候普遍变得干冷,使得游牧业一经产生就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扩散到整个欧亚草原。

还有一道题考到材料一中恒宝达,即第三题: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游牧业起源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随畜牧而转移,……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B.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距今3000年左右的一处遗址中,考古学家既发现了大量牛羊骨骼,也发现了不少农具。

C.400毫米年降雨量是农耕生产对水资源需求的底线,中国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的东段与明长城走向极为相似。

D.《辽史·地理志》记载,辽上京一带为“太祖创业之地。负山抱海,……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

材料一提到的游牧业起源的观点分为三段阐释,分别是第二段“气候变迁”,第三段“发生在交错带”,第四段“需要迁移”,中恒宝达这四个选项哪个符合这三个分论点呢?

B选项,因为B选项提到了“交错带”。

好了,我们再看材料二:

材料二:

马的驯化赋予人们从不曾拥有的流动能力,人们利用资源的范围一下子扩大了许多。狩猎采集者步行的活动范围大多在两小时步行圈内,一旦人群的规模超过了这个范围内资源的承载力,就会导致饥荒,这也是为什么依赖步行的狩猎采集者很难形成大的社会群体。不过,海岸地带则拥有季节规律不同于陆生资源的水生资源,且有舟楫之便,有条件聚集大量人口,能够形成如北美西北海岸印第安人那样的复杂社会.

材料二以“马的驯化”起笔,说的是“马的驯化”的作用,这一段是作用一。核心概念是什么呢?是“流动能力”,和“马的驯化”什么关系,“赋予”。论述流动能力的时候,材料举了一个例子,“北美印第安人”,还与“步行”做对比,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两小时步行圈”,于是,在这一段设置了这样一个选项:

C.北美西北海岸印第安人突破了“两小时步行圈”内资源的承载力的限制,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复杂社会。

走进河南省洛阳市红山实验小学,一堂生动、精彩的航模课正在进行。今年8月,这所乡村小学航模代表队夺得了第24届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总决赛冠军,这不仅让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自信心也倍增。

邱维宁,成都市武侯区第五幼儿园教师,成都市中小学一级教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

这个选项比较具有迷惑性,因为材料中的说北美西北海岸印第安人是坐船的,所以好像突破的就不是“两小时步行圈”了,但实际上,“两小时步行圈”是一个宏观意义上的概念,指得是一个地域,而非特指必须是步行,因此,把握概念的具体内涵和边界范围,才是信息类文本的核心考点。

马的驯化还让人类第一次真正有可能全面利用草原环境,此前草原因为单位面积的初级生产力(植物生长)比较低,所能支持的次级生产力(动物生长)也比较低,和沙漠、高原、极地等并列为狩猎采集的边缘环境。这个地带的资源密度小,动物群的流动性非常大,狩猎采集者依赖步行是很难维持生计的,这是草原地区石器时代遗存较少的原因之一,马的驯化可以让人类拥有更大的生态空间,这也是草原地带青铜文化在马驯化后兴盛的主要原因。   

这一段是“马的驯化”的作用二。核心概念是什么?是“边缘环境”,因为整段主要在围绕这个概念展开。和“马的驯化”的关系是什么?是后者使得前者被“全面利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草原环境”是属于“边缘环境”的一部分的,是“边缘环境”的子集,因此,选择中一个选项是这样设置的:

B.依赖步行的狩猎采集者在草原、沙漠、高原、极地都很难维持生计。

考的是什么?其实是学生对“草原”是否属于“边缘环境”这个概念的把握。

游牧业的建立意味着人们进一步依赖驯化动物。牛羊的驯化本来就是游牧业的必要基础。牛一般只吃嫩草,而羊则什么都吃,它们之间构成很好的共生关系。牛羊除提供肉食之外,还能提供大量的奶制品,仅仅依赖肉食,游牧是不能满足生计需要的。马与很早就驯化的狗则为大范围流动放牧提供了条件。

这一段在材料中打了个酱油,因为没有题从这里出,但是我们还分析一下,这一段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是“驯化动物”,与游牧业什么关系?前者帮助后者进一步“建立”。举了四个动物的例子,牛、羊、马、狗,其中牛、羊是共生关系,马、狗提供了大范围流动放牧的条件,所以这一段如果要设题的话,大概率会设比如牛和马是否构成共生关系的题目。

畜牧意味着社会中进行农耕和负责放牧的劳动力的分化,游牧则意味着人们彻底放弃了农耕。但游牧并不是一种完全自给自足的生计方式,而是需要通过交换从农耕者那里获得金属工具、纺织品、粮食等必需生活资料。燕山——长城南北地区生计方式的分化不仅表现为农牧并重的经济与游牧业的产生,还表现为旱作农业系统的真正建立。这一地区种植的作物以黍、粟为主,尤以黍为重,因为黍比粟更适应干旱与寒冷的环境。构成旱作农业系统的另一种农作物是大豆,它是蛋白质和脂肪的重要来源,而且种植大豆与其他豆类都有养地的作用。有研究认为,大豆的驯化始于公元前1100年左右,燕山——长城南北地区则可能是最早驯化、种植大豆的地区之一,正因为有大豆的种植,传统的旱作农业系统得以完成。

最后一段其实分了两层意思。第一层谈的是“游牧”的特点:非自给自足,并与“畜牧”做对比,还举了具体的不能自给自足的生产资料的例子:金属工具、纺织品、粮食。所以题目这样设:

C.对于游牧者来说,金属工具、纺织品和粮食属于难以自给自足的生活资料。

第二层中的核心概念是“旱作农业系统”,主要强调的是其是“游牧业”真正建立的标志。在这里举了三个例子:“黍、粟、大豆”,因此题目设置了一个对比:

D.黍比粟更适应燕山——长城南北地区干旱与寒冷的环境,因此这一地区的游牧者从农耕者那里换取粮食时更看重黍。

这个选项考的是论据,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的推论是错的,并没有“更看重”。

还有一道题:

D.在驯化、种植大豆之前,燕山——长城南北地区早作农业系统尚未完全建立。

这个选项是对的,因为这一段讨论的就是概念“旱作农业系统”的真正建立时间,而驯化大豆正是它的结尾。

除此之外,还出了一个“创新性”的第四题“读图”题进行考查: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化Ⅰ存续期内大部分时间里气温偏暖。

B.文化Ⅰ存续期内传统的旱作农业系统尚未完成。

C.文化Ⅱ存续期内存在着劳动力的分化。

D.文化Ⅱ存续期内人们主要利用草原环境维持生计。

这个题看似花里胡哨,其实非常简单,答题的点就在材料中大豆驯化的时间:公元前1100年左右。(信息类文本中的年代需要格外重视,一般都是设题点)图中文化Ⅱ正是这一时期,图中都说到农牧并重了,又如何“主要利用”呢?所以D是错的。

从这个道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信息类文本的主要设题点,都是围绕着材料中的概念,通过论述手段,展开和衍生的,因此,关注、分析、厘清概念始终是信息类文本解读的核心关键,如若不然,学生看到的信息类文本中恒宝达,只能是一摊庞杂的“信息沙子”,很难从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做对题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
服务热线
官方网站:www.tax95.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09:00-18:00)
联系我们
QQ:
邮箱:
关注公众号

Powered by 中恒宝达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 My-Web © 2013-2023 版权所有:真心相伴,不离不弃,爱心支持,一路相随,!